12月开市到1992年,整个上沪交易所就八只股票,市民股民们根本没其他选择,导致你现在只要买到手,未来一两年就是捡钱,坐在车上飞。
到了1992年,上沪还会推出新的上市公司,以及股票认购证,股民想买新股的股票,必须先买认购证,有了证书才能炒股这個认购证类似未来的学区房资格。
还因为宣传,刚推出认购证时有个摇号能否中奖,中奖才能买,不中奖就等于白买的问题,导致认购证不被市场接受,大堆的认购证没人买。
认购证刚推出的一两个月,大堆的没人要。
在跟着,是无数市民熬夜排队买认购证,每抢到一张,转手十倍二十倍价格被其他股民抢走。
至少在王守良记忆中,1992年初一二月份,一张认购证30元,你每买一百张连号的股票认购证,再到三四月份、五六月份卖出,每一百张连号利润平均为50万人民币。
这不是说你3000元买100张连号,转手卖50万零3000那么离谱,是买了认购证,摇号,中奖率超高,在拿几万块顺着资格去买新股,闭着眼睛买。
老八卦之外的新股上市之后闭着眼睛能平均赚50万。
这才是1992年的认购证商机。
八十年代初中期万元户很牛,80年代末倒爷最强,90年代初,股市制造了海量的百万富翁。
你想也知道,华夏开放后开了上沪港交所,最早上市的公司,企业,发展前景和自身的含金量,绝对比现在港岛股市那鱼龙混杂的企业强多了,不能说每个都是独角兽。
但几乎不存在垃圾股,全是好企业。
一两年内可能会伴随股市波动,国际市场冲击影响等等,有升有跌,十年左右的大长期,都是捡钱,比21世纪的楼市赚钱更暴利多了。
你现在去京城捡一套四合院很牛,20年后市值翻多少倍
但你1992年初去买1000张股票认购证,基本等于几年内赚几百万的利润,90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