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李善这个穿越者很清楚,在之后的几年内,因为突厥势大,李建成的确怂了,鼓动李渊迁都。
所以,李建成不太可能跳出来自证清白。
而李渊本人,虽然在执政后期起了迁都之意。
但在武德六年,李渊的胆子还没被吓破甚至因为扫平刘黑闼,高满政举朔州来投,以及柴绍大败吐谷浑,心中有与突厥一争高下的雄心壮志。
再怎么说都是开国帝王,忍一时之气,俯首称臣,但等到手握天下,难道还要继续装孙子吗
虽然历史上,这雄心壮志很快就被冰水浇灭。
虽然李建成没漏什么口风,但李渊相信,大郎很可能是有意为之换句话说,李渊觉得,这流言蜚语是东宫刻意为之,意图试探自己的心意。
一旦迁都,还有比洛阳更适合的都城吗
那关内、关西、河东、山东怎么办
不说李唐皇室的老巢都可能丢了,就是那些世家门阀,也不太可能举族迁居数百年前,衣冠南渡,但五姓七家也不过遣族人渡江,大部分还是留在北地的。
都说突厥残暴不仁,但当年五胡乱华,其祸更惨。
李渊对那些世家门阀的节操不抱有什么希望,即使是最信任的裴寂也一样河东闻喜裴氏,当年在南朝也是有高官显贵的。
李渊很明白,一旦迁都,二郎必然跳脚,这是长子最希望看到的但如此行事,实在不似人君
长叹一声,李渊失望的盯着微动的池面说白了,他觉得李建成将国事作为夺嫡的手段,太过阴私。
考虑到李建成对突厥的畏惧心理,李渊很确定这流言蜚语的真实性去年要不是畏惧突厥,何至于山东大捷战报传来还没正式出兵。
说到底,太怂了
嗯,李渊觉得自己不怂。
“陛下,太子、秦王、齐王及三省宰辅已至两仪殿恭候。”
听见宫人的禀报,李渊伸手揉了揉眉心,离开了北海池。
两仪殿内,亲王、宰辅分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