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增加了。”李海波这么说也是有他的考虑。
他只能用翻带的目光去看待市场,而没见过真正火爆的销售。
邢宝华也没见过,但听说过。他有信心把专辑买活,就是因为那些歌都是时代筛选出来的。
“波哥,在上两台机器,我怕不够用,到时候咱们只能干瞪眼?”邢宝华只能相劝,如果劝不动,会自己想办法。
刘海波还是轻微地摇摇头,说道:“兄弟,磁带这事儿,哥干了也有两三年了,这方面比你有经验。涛子说得对,每月生产接近一万盘带子,咱们还能剩下一成左右。积压的库存,只能低价销售出去。”
见邢宝华没说话,李海波接着说道:“你看,咱们卖的带子,都是市场上卖得火的。你弄的带子还没经过市场的历练,火不火谁也不知道。突然上那么多机器,万一销量不好,咱们会积压很多带子。总不能忙活一阵儿,钱也花了,再低价销售吧。”
邢宝华点点头,刘海波说得对,谁也不知道火不火,只有他自己知道。
可说出来没人信啊!
那么只能自己想办法,时间还来得及,只能找其他厂子代加工。
弊端是其他厂子也会跟着一波风,防止不了。谁让这时期翻带横行呢?
就说后世的tl吧,早期也是做磁带和电话起家的,第一桶金就是和刘海波一样,翻带子。
只是人家找了hk人当做护身符,能稳健的起步,而且靠近hk的优势,得到的资源比自己这边要强很多,时间上也占据很大优势。
而且人家玩了几年就洗白上岸专门做电器。邢宝华现在比他们晚起步,但有个正版的音像出版社。
那些经典歌曲,邢宝华脑子不少,捧红几个人是没问题。只要前期的钱赚到了,后面就能花钱找专业的人干这活了。
这时期只能靠推带子赚钱,真正赚钱的还在后面。
经过和刘海波谈话,得知近期会把精力从翻带上转移到胶转磁的影片上,这也是个来钱的巨大门路。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