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特殊的优待,将他们暂时安置妥当,出钱帮他们重建房屋,以消除他们对官府的怨恨,一个月之后,河道府重新修筑河堤,将这一页事情彻底翻过去。”
“只要不出现任何意外的话,咱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听完王扬的分析,众官员都流露出了喜悦之色。
“王大人真是英明啊跟着王大人混,不升官也能发财。”
“咱们听王大人的话,最多只是稍微赔点银子,明年再从朝廷那里吃一点,保证不亏本。”
“说得对只要八贤王登上太子位,咱们还愁富贵不来么”
房间里,传来了官员们阵阵笑声。
云国京都。
皇城。
中书阁统御六部,是朝廷最为重要的一个机构,许多皇帝的旨意和朝廷的政令,都是通过中书阁传递全国。
此时在中书阁内,众朝臣正在选举太子。
参与太子的选举共有五位候选人,皆有在朝廷任职。
分别是工部的大皇子济王、吏部的二皇子崇王、户部四皇子燕王、刑部八皇子贤王、兵部九皇子侠王。
文武百官各自呈递奏折堆在案桌上,一眼望去,推荐八贤王的奏折最多,占据五百多份。
其次是燕王三百多份,崇王二百多份,济王一百多份,和侠王数十份。
参与选举的奏折总和共有一千二百多份,其中八百份奏折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员,另外四百多份则是文坛上极具名望的读书人。
看着推荐八贤王的奏折如此之多,贤王党的官员一个个都满面红光,十分的得意,看向其他官员的眼神充满了轻蔑,甚至是用鼻孔在蔑视他们。
贤王党的官员认为,推举八贤王为储君的奏折那么多,肯定是十拿九稳的。
而推举侠王的奏折仅有数十份,却成了百官暗中交流的笑柄。
就这点支持力度,也好意思参与选举
简直就是垫底的存在
“八王爷不愧是贤王,全国各地的奏折多数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