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许青舟也开始考虑公派留学的事情,到4月底,他就收到十几封从国外过来的邮件。
有牛津大学的梅纳德教授,有曾经的审稿编辑,普林斯顿的斯蒂文教授,还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在强子对撞机实验室见到的贝克教授。
以及没什么接触过的巴黎高师的教授。
都在邀请他过去读博。
许青舟一一委婉拒绝,在数学上,麻省理工和前面这几所学校相比其实不分伯仲,就是获得菲尔兹奖的校友相对少些。
当然,还有那位一直觊觎他基因的米娅·莱恩。
说什么伯利克的景色好,人文环境好,经费充足.
在许青舟看来,所有的文字汇集在一起就一句话:我馋你身子。
许青舟自己也在看麻省理工的数学教授,到目前为止确认下来三位。
全都是世界顶尖的数学家,分别是阿莱西奥·菲加利教授,主要从事数论和相关数学领域研究。
彼得·罗伯茨教授,擅长数论,法诺簇、代数几何,最后一位是阿克萨·卡特教授,专门从事解析数论,双曲几何和Teichmüller理论。
5月初,京都迎来了一场绵绵小雨。
5号中午,许青舟吃完饭,从家园食堂出来,就慢悠悠去数院找楚江峰院士。
雨不大,他连伞都没打,细雨飘飞,整个世界像是被洗净了一样,空气里都带着让人神清气爽的湿润泥土味道。
静园路上,两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在柏油路上飞驰,身影很快消失在道路一侧。
路上,全都是年轻的面孔,大家三三两两簇拥在一起。
许青舟深吸口气润肺,望着活力十足的男生,不由得感叹了一句:“年轻真好啊。”
“你在嘀咕什么呢?”熟悉的清冷声音传来。
许青舟转头,就瞧见宋瑶和韩诗宜俩人站在自己身后。
“感慨感慨。”许青舟摊着手。
宋瑶瞧着许青舟把伞挂在手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