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成匾额有点贻笑大方了。
不过,当江树全走近看清四通客运旁还有一行小字陈初题,打趣的话憋了回去。
却也不由问道“刘兄弟,这个四通客运是陈都统的产业”
“小柱子”
正朝草棚内一名年轻人打招呼的刘四两闻言,呵呵一笑道“那倒不是,喏,他就是四通客运的东家,这小子机灵着呢。”
小柱子是双河村周祖林的妻弟,今年夏,软磨硬泡借了姐夫一笔钱买了辆牛车,往返桐山县城和十字坡之间。
彼时,两地之间人员流动频繁密集,小柱子仅仅一个多月便收回了买车投资。
旁人见他靠此挣了钱,迅速效仿。
竞争大了,虽还能挣着钱,但已远比不上当初。
后来,陈初带桐山军民占了蔡州城,小柱子敏锐的发现了商机。
在局势尚未彻底安稳时,便说服姐夫、以及姐夫好友周宗发给他又投了一笔钱,做起蔡州至桐山的长途客运、邮递生意。
当时,他担心沿途地方官吏、泼皮滋事勒索,又央求姐夫向陈初讨来题字
有了这块招牌,直如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当初投了钱的周祖林、周宗发不但每月能得来不菲分红,小柱子还拉扯叔伯、堂兄弟在四通客运做工,人人有了一份稳定收入。
如今,出身草根阶层的小柱子,在桐山县已然成了一位名人,用都统的话来说,这是一位敢想敢做的青年企业家
辰时三刻。
刘四两一行出发。
经过特殊改装加大加宽的牛车,车顶加了遮雨薄棚,车底固定了一排排垫了软垫的小杌子。
虽谈不上多舒服,但比起走路,还是要轻松、快速许多。
下午申时。
马车抵达鹭留圩。
一群人只觉眼睛不够用了这里的人气色真好
一个个面色红润,衣裳干净漂亮,村内到处是新盖起来的两层小楼。
刘四两带着众人在庄内看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