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来,零星散布的村庄并没有多少生气,偶尔还能透过晨雾看见影影栋栋的残垣断壁。
倒是官道上不时遇到一两支尽是干练青壮男子组成的商队。
据杨震讲,七年前丁未之难后,金人于第二年会同伪齐军队再度南侵。
唐州地界上,当地义军和周朝驻军相互配合,倒也和金齐联军打了个有来有回。
可正当双方难分难解之时,已被吓破了胆的周朝皇帝柴崇却主动议和,不但面北称臣,称金国皇帝为叔、称齐国皇帝为兄,还割了淮水北的唐、邓、蔡、颍四州与齐国,划淮水为界。
淮水北为齐,淮水南为周。
桐山县紧邻淮水,栖凤岭距两国边境仅二十里。
整日里笑眯眯的杨震说起这些时,嘴角依旧挂着一抹讥讽笑容。
一个多时辰后,几人抵达桐山县县城。
桐山县的城墙既谈不上巍峨,也谈不上壮观,城门又低矮又狭窄,门洞外站了名松垮的汉人军士。
进了城内,却见幡旗林立,行人川流,竟是個繁华之处。
“前些年战乱不休,乡下的财主、乡绅都搬进了城内。现下城内少说有千五百户人家。”杨震这般解释了,又小声道“且桐山县城是周、齐两国走私商队接头交易的地方,自然热闹许多。”
“你知道的还挺多。”陈初道。
杨大郎呵呵一笑。
随后,一行人去了牛马市,把带来的皮子和野味卖了。
“粮价又涨了,米一石千二百钱、麦一石千四百钱。”同行的吴奎从粮店中询价后,对杨震道。
“娘那jio,一到春荒,这些黑心粮商便胡乱涨价”杨震骂了一句,蹲在粮店门口把钱数了。
卖皮子和野味一共得了七千多钱。
这些钱去年秋时能购粮九百多斤,现在却只能换六百斤,逃户村八户人家加上陈初一家,共老少四十余口。
即便和着野菜煮粥,每人每日至少也需三两口粮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