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改,上至苍穹宇宙,下至万千众生,不违初心,不逆本意,便是自己,便是本意,便是一切因果,便是一切修行。”
余羡说完,便平静看向了所有人。
却见所有人此刻都是微微低头,各自沉吟,神色虽是各异,但却无人提出异议。
余羡之道,已经是抽丝剥茧,看起来简单,却深入道韵,直指本心。
所谓本心之意,便是最简单的,遵循本心,本意。
可这一切,看似容易,却又有几人做到?
若真是如此简单,如此容易,那谁都可以做到,谁都能悟道,谁都能成真了。
本心本意,说起来,不过是一张嘴。
做起来,却是无比艰难!
不论是谁,扪心自问,自己真的可以做到心中所想,心中所念,知行合一吗?
难,难,难!
道,简单无比,
做,难上加难。
余羡平静道:“我前之早言,道为心念,念为道意,天下众生,念之无数,道亦无数,故而何为正?何为邪?故正者,众生愿之,邪者,众生恶之,或有人自忖,我之心,与众生何干?此自然不相干,只是你之道,却莫要触及众生,若你之道触及众生,便自相干,此为,虚实之道,自去以心论之。”
余羡声音朗朗,响彻整个大殿。
众人此刻皆是低眉,没有看向余羡,但却明显是神色凝重,各自思索。
心之道,看似简单,却不简单。
心之道,根本就不是自己心想什么,就是什么。
往小了说,心之道是要遵循自身。
往大了说,却是要遵循天地,遵循众生!
心正,心邪,皆有定数。
这定数,便是众生,非是你自己。
玄妙,晦涩,难懂,不理解之。
余羡看着众人片刻,约么三息,便再次开口道:“又言,阴阳者,似火,似水,火者狂暴,水者柔绵,然火亦可柔绵,水亦可狂暴,故而阴者可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