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信心十足,有两个充分的理由:第一,它与弃暗投明的李家军早就私下约好了,对洪家军的人马实施两面夹击,出其不意,保密工作连他本人都感到十分满意。
如此获得胜算的几率很大,即使不能将洪家军的陆路人马一举歼灭,至少也能够重创他们,从而使淮北大营一战而从此扬名天下。
第二,他绝不会像前任“一代名将”孙大头那样妄自尊大不知天高地厚,自己能吃几两干饭都不清不楚,还傻乎乎地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他这次带来的人马足够多,除了留守的几乎倾巢而出。
他本人则躲在中军之中,被己方的人马前呼后拥。这个位置十分安全,即使出现什么意外,除非手下的官兵都死绝了,他才会有危险。
焦大将军千算万算,算来算去都是胜算满满。但他唯独低估了一个人,那就是洪家军营中的大军师周密。
这位洪家军的大军师真对的起父母给他起的这个名字。思维极其缜密,做事滴水不漏。洪家军之所以能驰骋多年,在重重腥风血雨中屹立不倒,其中一大半的功劳都要算在他的头上。
更难得的是,这位周大军师未雨绸缪,对敌方情报的收集工作十分重视,早就编织好了一张搜集各路情报信息的大网。甚至距己方军营驻地百里之外,市集中今日米价比昨日市场是涨是跌,具体价格是多少他都一清二楚。
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完全不是靠瞎猫碰死耗子,而是建立在大量准确数据信息分析之上的。
李家军诈降的消息,虽然这位周大军师还未曾知晓。但作为敌对的一方,淮北大营的一举一动,都被这位周大军师尽收眼底。
那位志得意满的焦大将军自以为己方人马行踪诡异,不为外人所知。岂知他率领大军刚出营门不到一个时辰,周大军师已经了解了他们的动向,并且将心中的疑惑通过飞鸽传书的方式,向洪天青所部人马提前发出了预警。
而那位外表粗犷,一身蛮力的三哥洪天青,身经百战,其内在也完全不像外表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