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念和为人宗旨。
绝对算不上正确。
甚至及格都够呛。
换做张三封来作答,他肯定不只是从原主的记忆和青云仙宗历代典籍里面获得参考,而是结合前世所知的三教的概念。
给出这样的回答。
这三教先贤的功法有着最本质的区别。
其中,宣传出世的太清道人,所修炼的武圣级功法《太上忘情篇》,除了契合本身的理念之外,更是专门轻肉身,重元神的路子。
也即是对肉身修炼不太注重,专门注重元神修炼,以求抛弃肉身,元神超脱。
太清道人本人就是这么修炼成功的。
据说,他原来的肉身也十分强大,乃是那个时代排名前十的道体之一,先天就能成就武帝九品境。
换做一般人肯定巴不得如此,哪里还舍得抛弃?
可人家不愧是道教先贤,愣是舍弃这个肉身,转而全身心修炼元神,成就那个时代最强元神,没有之一!
而倡导入世的孔丘真人正好相反,所修炼的武圣级功法《君子六艺功》,和他本人提倡的观念一样,重肉身,轻元神。
也即是对虚无缥缈的元神不大关心,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这个意思,反而对实际实在的肉身重点关注。
这个孔丘真人就是全身心修炼肉身,以力成圣的代表。
据说,他原来的元神也不差,乃是那个时代排名前十的元神之一,先天就可以躺平到武帝九品境。
换做常人巴不得利用这个优点一辈子佛系修炼呢。
结果呢?孔丘真人说到做到,真就将元神毁灭,当做武圣级灵药一样捣碎,炼制成为《君子六艺功》最初版本,接着将肉身修炼到极限,成为那个时代最强的道体,没有之一!
最后,那个提倡一半出世一半入世的释迦散人,算是三教先贤里面最特殊的一个,其人认定肉身和元神都值得修炼,不可偏废,因而于一棵10万丈的菩提树下感悟释教最强的两本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