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还给徐淼领了一套铁甲,虽是普通的两档铠,还是库存旧货,锈迹斑斑,却有四十斤重。徐淼当场拒绝,他身体瘦弱,不会骑马,穿上这玩意儿一旦有事跑都跑不动。而且队伍中身披铁甲的人不多,仅限于尉迟宝琪和他的护卫及两个队长,他们是队伍核心,遇敌肯定是敌人首要攻击对象。尉迟宝琪给他弄这套铁甲虽是好意,但对徐淼来说却是害他。
于是,徐淼义正辞严地拒绝接受铁甲,说应给军中猛士,让其发挥作用。在一群兵卒敬慕的眼神中,他将铁甲让给了队伍中一个身高体壮的伙长。这个伙长是老兵,对徐淼感激涕零,单膝跪下拜谢,披上铁甲后捶着胸脯保证保护徐淼。徐淼则假惺惺地说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又给自己弄了一件皮甲披上,这东西轻多了,适合他穿,防护力虽差点,但有危险时能跑。
尉迟宝琪还给徐淼弄了一张弓,徐淼拿到后拉弦发力,脸涨成猪肝色却只拉开一点点,众人哄堂大笑。“吾乃是读书人,年纪尚小,不以勇力见长!拉不开这等强弓,有何可笑?”徐淼气急败坏地把弓扔还给尉迟宝琪,对看笑话的人怒道。
尉迟宝琪接住弓,轻松拉开,还连续开合十几下,一脸鄙夷地说:“强弓?你说这是强弓?这就是一张我专门给你挑的最轻的七斗软弓,你居然敢说这是强弓?”徐淼知道他在报复昨天笑话他是傻蛋,急赤白脸地说:“有智吃智,有力吃力,我发达的是脑袋,不是胳膊!不能跟你这种野蛮发育的家伙相比!我靠脑子吃饭,不靠蛮力,要这弓作甚?给我一把刀防身足矣,你还想让我冲阵吗?”
最终,徐淼只带了一柄横刀和一柄手叉子短刀,提心吊胆地骑上母马,跟着尉迟宝琪出发来到渭水南岸。此时,因突厥大军来犯的消息传开,城外百姓能进城的早已进城避祸,不能进城的也逃往南面山中躲藏,只有一些老弱或舍不得家园的乡民躲在庄堡中紧张地看着庄外情况。
虽然尉迟宝琪是尉迟家的二世祖,此前没多少军旅经验,但毕竟是尉迟敬德的儿子,整日耳闻目染,对带兵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