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手底下的动作都加快了不少,劳动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这个乱世和灾难的年份,能安安静静的吃顿饭就是最大的恩赐了。
要知道,那些资历较深的起源城农夫每天还是三顿饭,只是吃到嘴里的东西相比起去年少了一些。
而那些新增奴隶只能吃两顿,而战俘更是只有一顿。
即使如此,奴隶们依旧感恩戴德——他们是被海盗卖到这里来的。
在这个战乱的年代,起源城的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
甚至,所有农夫对配给制也丝毫没有抵触,非常能理解领主老爷的做法。
其一,现在吃不饱,但也饿不死。
其二,现在吃饱了,但以后没东西吃了。
看似是两种选择,但对于底层人来说,压根就不用选。
他们前半生都在过着第一种生活。
谁家孩子不是精打细算,数着碗里的豌豆粒儿过日子?多吃一口都要挨嘴巴子。
如果说,他们过去每天能吃到两斤杂粮,那么在配给制施行的时候,每天却能吃到三斤杂粮,如果待遇从一开始就在低谷,那就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而且他们分工协作,只干固定的事情,远比过去更省力,体能消耗不算大。
刚从北方过来的奴隶有些不适应。
一开始还在担忧这里的领主老爷是不是给他们吃得太多了。
要不要少吃点?免得以后没得吃了。
这种想法在这个时代真的很普遍。
多为老爷着想捏。
呜呜呜,如果把老爷的粮食都吃光了,那老爷岂不是要饿死啦!呜呜呜,那不行,老爷没了我们该怎么办,我饿死了老爷也不能饿死啊!
……
秋收极大缓解了口粮的压力。
农夫们、奴隶们、尤其是受灾的奴隶们,是用虔诚的目光注视着这轮作物。
那些黄灿灿的、颗颗饱满的豆子,收割起来别提多痛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