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茨觉得跟乔喻的气质有些不符。不过还是下意识的说道:“当然,乔喻,我们是朋友,我肯定是站在你这边的。”
“哈哈,彼得,我就知道任何时候我都能信任你。你绝对是我最值得信任的朋友,没有之一!”
当电话里传来这句话,彼得·舒尔茨有种莫名感慨的感觉。
不管从哪个角度说,他觉得都应该能相信一个十七岁少年的真诚。因为他也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
他很清楚十多岁的时候,对于朋友有多看重。
“而且知道吗?美国的高科技公司都不是好东西!他们是趴在欧洲身上吸血才发展起来的!你想想看,欧洲有多少知名大学?
波恩大学、法国高师、牛津、剑桥、海德堡大学……太多了,难道你们都没想过为什么欧洲高等教育资源如此之强,但欧洲已经失去了具备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公司?
我读初中的时候就跟我一个同学说过,当一个人发现努力没有得到应有回报的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有人趴在他的身上吸血了。你觉得呢?所以帮我也是帮你们。”
彼得·舒尔茨苦笑。
他当然知道乔喻说的在理。
事实上包括波恩大学他的同事在内很多都有类似的看法。但有什么办法呢?
社会主流思潮就是那样。这个世界毕竟不是欧洲主导的。
当绝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在美国的保护下安居乐业。享受华夏世界工厂低廉的工业产品以及便宜的能源跟粮食,即便发现了不对,也只能抱怨几句。
承平日久,绝大多数人的骨头早就软了。
跟华夏遭受百年屈辱不同,欧洲上个世纪可是抢得盆满钵满。人在没有压力跟动力的情况下,总是特别容易自甘堕落。
历史兴衰莫过如此。
只是想归想,彼得·舒尔茨自然不可能去跟乔喻谈这些的,只是情绪复杂的问道:“好吧,乔喻,你想做什么?”
“我在想不如你做中间人促成我们跟波恩大学的合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