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
甚至比卢卡斯·艾森资历更老的菲尔兹奖得主都大有人在。比如皮埃尔·德里尼,爱德华·威腾这些人。
年轻一代的菲尔兹奖得主在学界的名声更大。比如彼得·舒尔茨、陶轩之、
乔喻。
有这些人盯着,想要运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更别提卢卡斯·艾森也品出味道来了,他有种感觉,似乎那颗新兴的数学之星就是在针对弗兰克。
可他私底下打听过,也亲眼观察过两人打交道,实在没看出两人之间有什么异样,不像是之前有过交集的样子。
但不管乔喻是否主动针对弗兰克,结果都不可能改变了。
只能说数学家的黄金年龄太宝贵了,是否有那个天分很早也会显现。大器晚成的例子虽然有,但真把个例当成普遍情况,那就是个大笑话了。
所以他也只能很遗憾的告诉弗兰克,他的机会很渺茫了。不如把自标放得更实际一点,能在伯克利争取到一个终生教授的身份就很不错了。
但这显然跟弗兰克对自己的要求不符。
说个不好听的,在美国没有身份的大学教授一年才赚几个钱?再加上通货膨胀跟根本逃不过的税负,养家糊口都难!
更别提人还最怕对比。
如果美国还能跟他刚来的时候一样,依然那么光鲜亮丽,又或者他的人生已经没有什么愿景跟起伏了,只当个大学终身教授他也认了。
毕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但现在的情况可不是这么回事。他的儿子现在都已经是菲尔兹奖得主,家底已经足够殷实,未来更是不可限量换句话说,他本来已经可以过上亿万富翁的生活。精神境界本可以直接再上一个台阶。
未来只需要追求精神方面的东西,压根不需要再为物质发愁。
但现实情况却是他未来别说直接挤进亿方富翁的行列了。甚至还需要上一代的帮助才能过上勉强小康的日子。
他甚至都不敢想,如果方一他没能成为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