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导致带给我们的压力非常大。当时我们也求助了学校包括陆华舟在内许多数学教授,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积累了半年的数据,帮助我们做一些有效分析。
但正如罗教授跟计算所的专家所说的那样,学校里的其他教授给出的意见也是数据的指向性不足,没法找到清晰的规律。这个问题一度让我们非常被动。」
说到这里,刘浩抬起头下意识的看了眼坐在于延江旁边的乔喻,声音稍微放大了些。
「真的,那个时候我们特别苦闷,然后我想到了之前跟乔喻打过一次交道。所以我就是尝试性的想问问他能不能帮助我们。
那个时候我们几乎都想放弃了。但乔喻在拿到数据之后仅仅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就给我们出具了第一份分析报告。
根据那份分析报告,我们成功做出了总计六个批次三十个样品,每个样品都远超之前的成果。
具体情况报告中有体现。
这一块我具体举个例子,大家应该就能知道乔喻的分析报告对课题实验的意义有多大。在我们的设计中,温度是一个重要参数。
正是通过乔喻的分析,我们发现温度和交联剂浓度之间存在一个临界点。当温度超过这个临界点后,交联反应效率会显着下降。
而这个临界点的具体值,恰恰是乔喻通过他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出来的。可以说我们实验室的团队对材料研究已经非常熟悉。
但数据分析需要完全不同的视角和工具。我不太清楚乔喻用的什么方法进行的分析,但他的确在别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帮助我们解决了过去完全无法突破的盲区.”
说到这里,刘浩感觉差不多进入了状态,语气也开始更为煽情起来。
”-—-如果说实验室是这个项目的心脏,乔喻的分析就是心脏中跳动的动力。他的工作让我们看到了数据背后的规律,给了我们方向和信心。
我个人非常钦佩乔喻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他不光是一个杰出的数学家,更是一个真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