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伟,也没有多意外。
初三暑假就能在小里巴巴数学竞赛拿到优胜奖的学生,如果不来参加CMO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尤其是余伟旁边当时可是一直跟着一位奥赛圈金牌全职教练的情况下。
估摸着这家伙也是以参加IMO为目标的,不过这也很正常。
临海这些年在数学竞赛圈本就属于独一档的存在。主要还是太有钱了,那些牌子够响的私立学校是真的挥舞着钞票到处签金牌教练。
关键是人家把金牌教练挖去了是真能赚钱。
有钱家庭培养学生数学竞赛,是真舍得投入,甚至能接受五位数一节课的成本。
不乏有家庭几十、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砸到各类培训上。起码兰杰就曾听说过,在临海一位知名钢琴老师一节两小时一对一辅导的钢琴课要六位数,就这还得熟人介绍才愿意接纳新客户。
如果开放预约课会多到时间方面根本安排不过来。
稍微好点私立中学都是5、6万学费一学期起步,顶级的还有一学期上十万的。至于顶级国际学校的学费,普通人都不需要打听。
最差的私立学校一学期收费也在1、2万块,还是给穷人上的。
就这收费标准换一个经济一般的地区都玩不转。
当然这些东西是羡慕不来的。毕竟人家临海周边厉害的大学也多。不提临海本地的双旦大学、临海交通大学、同临大学、还有著名的华东五虎……
这么说吧,全华夏排名三的大学,抛去华清、燕北资源实在倾斜得太狠,实在没法争外,其他有资格排第三的,临海本地及其周边城市起码占了八所,另外八所则大都集中在京城。
是的,中国排名第三的大学起码有十六所,不接受任何反驳。
这些厉害的大学在本地招收的生源又多,竞赛生自然更受青睐点。所以在临海拿一个省二、省三,跟在星南拿一个省二、省三,意义可以说天差地别。
有钱,有动力,不缺生源,竞赛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