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循规蹈矩的皇族后裔!
好一个关键时刻避世的楚王!
身为太祖之子,竟敢在心底对父皇的决断存有微词!
这岂是朱家儿郎应有的风范?
逃兵!
连那些贪生畏死的士卒也不如的逃兵!
试炼的画卷尚未缓缓卷起,朱元璋的眼中已闪烁着凛冽的寒意,怒火中烧!
他未曾料到,膝下众多子嗣,非但无人堪当大任,竟连一丝男人的血性都未曾闪现。
这样的人怎么配做楚王?
怎么配当朱家的儿孙?
满朝尽是怯懦之徒!
朱元璋的心中涌起无尽的绝望与愤慨,不由怒吼出声:“难道,咱朱家血脉尽皆如此孱弱无能?”
就在这绝望之际,转机突现。
脑海深处,新的试炼景象如潮水般涌来,伴随着激昂的文字。
“古州洞蛮反叛时,平亲王朱玺率麾下精锐如幽灵般降临,剑光如织,斩尽反叛爪牙,救朱桢于危难之中。此后,朱桢不再领兵,安享晚年。”
望着那画面中剑影交错、英勇无畏的身影,朱元璋只觉胸中郁结之气一扫而空,忍不住长舒一口气,恶气尽出。
待试炼落幕,他仍意犹未尽,拍案而起。
“好!好一个冲锋陷阵!那些贼人,欺咱的大明没有将军,肆意妄为,此等罪行,天理难容,必当诛之而后快!”
“这才是咱大明皇室应有的血性与担当!”
朱元璋的心情愈发畅快,心中的欣慰难以言表。
大明皇室之中,终有热血男儿挺身而出。
玺儿,你未曾让父皇失望!
兴奋!
无比的兴奋。
目睹终有人敢于直面强敌,于危难之时捍卫皇室尊严,朱元璋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在此之前,历经多次试炼的失望与打击,他对子嗣们的期望已降至冰点。
然而,就在心灰意冷之际,朱玺犹如破晓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