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太子府内灯火通明,低语声此起彼伏,皆是对于此事的震惊与不解。
“燕王竟然被调离京都?”
“此事委实突兀,皇上此举背后深意,令人费解。”
“难道,皇上担心燕王功劳太大,与太监勾结?”
门客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李善长等人也是面面相觑,心中满是不解与猜疑。
一番揣测之后,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端坐于上首的太子朱标。
然而,朱标亦是眉头紧锁,一脸困惑。
“父皇的意旨,即便是我也难以揣度其深意。”
“四弟行事素来谨慎,未曾听闻其有任何失职之处,此番父皇不仅严惩了四弟,还不许任何人私下跟他有来往,实在令人不解。”
朱标的话语中虽带着几分无奈,但那份宽容与气度依旧不减,彰显着太子应有的风范。
群臣闻言,皆微微颔首,这时,总管云奇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海清公公,表面温文尔雅,实则心机深沉,燕王受其影响,未必是福。”
“此番变故,或许正是天意使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言罢,云奇身旁的李善长也低声补充,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隐秘。
“云公公所言极是。”
“近年来,海清受宠日隆,权势渐盛,背地里所行不轨之事亦非少数,中饱私囊不过是冰山一角。若非顾忌证据不足,我早已上书弹劾。”
“皇上此番行动,实乃顺应民心,大快人心之举!”
两臣一唱一和,朱标听后,脸上的惊讶之色更甚。
“竟有这等事?”
“海清,他竟敢……”
望着朱标那难以置信的表情,李善长心中暗叹。
这位太子,性情仁厚,品性无可挑剔,但或许正因这份纯真,让他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宫廷斗争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出于赤诚之心,李善长终是按捺不住,轻声向太子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