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肯定是重点。
作为材料界的皇帝,虽生产成本只比新型航天材料高上一些,但时间上合成周期相对较长,这就导致产能是非常有限的。
加上专门的材料生产基地还未开始建设,眼下所能产出的材料就更少。
可没有足够的常温超导材料的话,新的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又无法建造。
院里拆掉原本的装置,便也就失去了意义。
将会更加拖延核聚变的研究进度。
这显然是徐源不希望看到的。
何况他已经答应李国建,绝对会把这件事做好,保证常温超导材料的供应。
肯定不会让自己说出去的话落空。
于是经过科学院和上面开绿灯,国内各大高校材料实验室全部参与进来,共同合成常温超导材料,以此来满足科学岛的需求。
甚至哪怕有实验室想留下样品做研究,暂时都不被允许。
凭借这种方法,算是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
根据估算,基本不会影响进展。
至于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的设计工作,由于新的装置更换了材料,原本的设计图纸肯定已经不适用。
最直观的问题,那便是装置的体积大小。
以往使用的低温超导材料,需要在温控系统上布置大量臃肿的设备,来保证反应温度在临界温度,因此网上报导的托卡马克装置外形,占地面积和体积看上去都非常的庞大震撼。
现在材料已然迎来了更新换代,在常温环境下,便能表现出优异的超导特性。
原本那些附属设备也能通通舍弃掉。
可以把全部心思,都放到托卡马克装置本身。
考虑如何才能长时间温度运行。
徐源有着面板进度条的辅助,能够找到哪个方向才是进度条增长幅度最大的。
按照这个方向去设计,相信最后搭建出的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肯定不会让所有人失望。
惊喜是必须。
随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