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了,你们不信还能怎么办?”齐航靠在沙发上,给出建议,“送出去前,先别说送,也别说有鉴定书,让看好了再送呗。”
说完,他放下酒杯,去了隔壁赔礼。
到的时候正听见顾绍宇也在问,那件珐琅香炉到底值多少,沈柚说出最多三万的时候,他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差价谁听了不得同情一下买主。
这跟花三百万买原石,切开是大理石豆种翡翠,还带大裂有什么区别?
他要收宝石摔了这么大跟头,回家得去狗那桌吃饭。
这件文物绝美,但是官网图片不是开放版权,所以没法放在这里~第2/2页)
邱琳琳仰起头,满意地把桌上的东西收进盒子里,“三百多万。”
“要真是明代宫里收藏的珐琅器,翻一倍买到,都是赚了。”沈柚只说了的这么一句。
鉴定书是真的,不代表东西就是真的。
珐琅工艺并没有失传,现代工序缩减版,还有用次一些的釉料做出来的工艺品太多了,正儿八经做也不便宜。
可三百多万,属实是太坑了。
“当然是真东西,船上一位鉴定师也看过!”邱琳琳淡然一笑,对方也说这个价便宜。
她是准备投其所好,拿来送人。
现在拿出来就是想看看沈柚有几斤几两,事先说有鉴定书就没意思了。
沈柚没反驳,“我建议再找几个信得过的人看看。”
先拿鉴定书,对方就是看出来了,也可能不会说。
真懂行的,谁看鉴定书收东西。
古玩这行本来就靠眼光吃饭,假货比真货多,干了半辈子的古玩店老板都有可能看走眼。
谁也不想给自己招麻烦。
邱琳琳以为沈柚在为自己找补,没当回事。
正好这时,刚去接电话的蒋荷回来了,知道她是拍卖公司的人,就有人想让她也看看。
“我平时是接触过不少古玩,但我不负责鉴定这一块,还真看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