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躬身拜礼。
“启禀太子殿下,如今正是修竣广济渠和黑泉渠的关键时期,若有此两渠以做灌溉,青海一带我大唐屯田将会轻松很多,恕臣实在分身乏术,这吏部尚书职,臣真的无法胜任。”
闻言,坐在龙椅之上的李承乾却是一点都没有动怒的意思,反而目光平淡的看向了此刻下首的左仆射房玄龄和右仆射杜如晦。
原本的吏部尚书郑江,神色灰败的站在人群之中。
他终究是被彻底的罢了尚书职,降了一级,而后调去了礼部任职礼部侍郎。
见长孙无忌依旧是那副一心修黄河功德的模样,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只能是心中叹息,此前对方就曾担任过吏部尚书,本想着能够将对方重新召回,没想到这个老东西当真是一点都看不上。
心中叹息一声,好在房玄龄还有人选。
他便再次冲着李承乾拱手。
“殿下,既如此,臣还有一人举荐......太原府刺史王铭,已任职刺史之职数年,政绩斐然,更有当年痛击颉利之功,臣举荐将其调回长安,任职吏部尚书。”
此话一出,人群之中的郑江官袍下的手攥紧了拳头。
但却没有一点的办法。
随着房玄龄提出王铭这个人选,在场的不少人也是纷纷出列表示附议。
“殿下,臣以为,王刺史的确可为吏部尚书,其任职太原府刺史多年,便是面对其亲族之事,也能够做到任人唯贤,虽说这些年朝中也有对其弹劾之举,但却未有一次是因为其任人不明。”
“殿下,臣也附议,王刺史有功,也当升迁了.......”
“王刺史老成持重,当得吏部尚书之职.......”
一具具附和声中,李承乾对此也是点了点头,直接下旨提拔对方为太原府刺史,至于今后太原府刺史该选择谁?
李承乾这次却根本没有给朝堂议论的机会,直接点了一个寒门出身,但却政绩不错的官员任职。
减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