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队营地视察并运送物资的约阿希姆希望麦克尼尔早些返回,然而麦克尼尔似乎已经迷恋上了东孟加拉的环境。
当身体里流着一半印度人血液的少校又一次和麦克尼尔谈起责任时,身经百战的原GDI指挥官同样严肃地说,这里不该有什么他人无法替代的角色。
“总有一天我会退役或是晋升,到时候这里的工作迟早要交给别人。他们不能胜任,不要紧,再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就好。”和冲突真正升级之后试图从事态之中抽身、撇清责任的其他德军军官不同,麦克尼尔对德军高度介入的警惕仅来自于德国势力的扩张对合众国的威胁。不考虑这一点的话,他反而更愿意让德国人加深对东孟加拉各地游击队的支援,这无疑将给他更多调查敌人和盟友的机会。“看看这些孟加拉人,他们当中有许多人从未想过自己将要承担起此等责任,可历史选择了他们、要求他们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成为走在前面的勇士。”
说到这里,麦克尼尔一下子从草地上跳起来,靠近惊愕的约阿希姆,小声说道:
“我也建议您找个理由来这里……这样您就会多出很多机会。”
这是经验之谈,麦克尼尔在为他的业界后辈们指导军人生涯规划时总会劝告那些人视情况而灵活地决定究竟是在安全的参谋机关中工作还是到危险的前线担任指挥官,这其中的规律只有真正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才能把握。约阿希姆·汗大概还需要真正的功劳才能打破他身为印度人而必须面对的无形天花板,如果举手之劳便能让对方找到一条新的道路,麦克尼尔是不会介意的。
不过麦克尼尔直到几天前也未能预料到约阿希姆·汗会来拜访他们,这一切都归功于他英勇无畏的孟加拉人盟友的付出。显而易见的是,孟加拉人在东孟加拉取得的战果促使德国人重新调整了态度,第9空降师也因此而派遣约阿希姆前来慰问包括谢里夫·罗易在内的游击队指挥官。犹豫不决的德军指挥官们还在和他们的印度人同行讨论大力支援孟加拉人的风险和收益,而那些真正忠诚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