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处决了妃嫔。张齐丘那会大家是讲打,先上拳头。这回…算了,直接开宰。影响一传播,天子都没了尊严,节度使能好到哪去。
圣人的妃嫔杀得,大帅你的全家俺就杀不得?
宰相杀得,刺史、司马、都头也杀得!
到这一阶段,武夫已学会了抱团取暖,将好恶诉诸于暴力。但作乱还有理智。就像他们在马嵬的表现,杨国忠之辈和玄宗的妃嫔说杀就杀。另一个宰相韦见素出来安抚,在黑灯瞎火之中被乱兵打倒在地,结果乱兵们还互相提醒:“韦相公是好人。”把他拉起来送到一边。
到肃宗至灵武。
“时朝廷草创,武人骄慢。大将管崇嗣在朝堂,背阙而坐,言笑自若。”上朝的时候,武夫们背对皇帝,指点江山,旁若无人。这种事,放在其他朝代,早灭族了。
“良娣至灵武,产子,三日起,缝战士衣。”为了笼络军心,肃宗不得不采用“把前天才生完孩子的老婆派出来给士兵们缝衣服”的这种手段。
“上与泌出行军,军士指曰:衣黄者,圣人也。衣白者,山人也。上闻之,告泌:艰难之际,不敢相屈以官,且衣紫袍以绝群疑。泌不得已,受之。”
皇帝和大臣出行,武夫站在路边指指点点:看看看,穿黄衣服的是皇帝,穿白衣的那个,额,不认识,是李泌吧?既是大臣,为何没有官服?
吓得肃宗立刻找到李泌:求你了,把紫袍穿上,免得我被“群疑”为刻薄寡恩。武夫的“悠悠众口”,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能不能穿紫袍,自下而上间接影响朝堂决策。
“上虽用朔方之众,欲借兵于外夷以张军势。”
这些破事发生没多久,李亨君臣就不敢尽信灵武朝廷控制下的军队了,开始大面积呼叫回鹘、于阗、阿拉伯、突厥等雇佣兵,寻求制衡。
这一时期,肃宗君臣的种种退让、妥协,一方面是出于风气恶化,害怕惹怒军士,重演马嵬灾祸,一方面,也在于有求于人,还得依靠这些傲慢武夫和叛军作战,不得不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