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透顶,因为没有可吹的,只能吹主观感受。
往往这类人也没有人品道德可言,就是渣滓。
这个技巧,沈三通屡试不爽,没有过反转。
因为数字生命不看结果,只为数据KPI服务,很弱智。
放在现在,后世的某乎就相当于如今的一些媒体。
新京澎湃又三联,红星凤凰新周刊。中新中青皆是鬼,云在天边贼在南。
心惊报、三联这一类媒体,捧易中田,沈三通就觉得大有问题。
说白了,就是颠倒黑白,解构、抹黑正面历史人物,去道德化,鼓吹投机,制造焦虑,增加社会运转成本。
刘备历史上风评一直都很好,从古到今都很好。
只是易中田冒出来,踩刘备捧曹操。
然后心惊报等媒体跟进,大造声势,刮起一股怪风。
不仅是刘备,连诸葛亮、关羽等都被说成阴谋者。
这股风气,直到十几年后,刘关张风评转好,才回归正常。
阴谋论一点。
结合吴语森《赤壁》,本子演诸葛亮,简直是组合拳。
可能没有具体人在背后操控,是整体文化失守下,形成了巧合的连锁反应。
沈三通对这样的问题毫不含糊,也不客气。
他重拳出击道:“我之前接受专访说过,根据宇宙熵增定律来说,毁灭、解构、破坏是简单的。”
“创造、建设、凝聚共识这些秩序向工作,是困难的、复杂的。”
“《品三国》我看过,易中田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学,《品三国》是很好的古代文学再创作。”
“一张黑纸之上,一点白,很耀眼,很突出,很易于传播。”
“一张白纸上,一点黑,也是如此,很吸引人注意。”
“《品三国》的创作方法,我觉得和一些影视剧里面,喜欢设计让正面人物变坏,或者爱上负面人物一样,都是很讨巧的创作技巧。”
“电影则不同,不能不带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