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的支出,看似数字不是很大,但时间周期拉长就不一样了。
一年减少六十万两的开销,相当于财政收入的两个点。
按照目前的局势玩下去,等这次裁员风波结束,大虞朝每年能够节省一百万两的开支。
对一个延续了两百多年的王朝来说,能够在不造成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削减行政开销,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完成的。
“干爹,朝廷刚在盐税上收获一笔,现在又开始削减开销。
各地税监的任务,也增加了不少,
大家这么拼命的搞钱,朝廷明年真的要对辽东用兵?”
左光军关心的问道。
经常挨骂,不等于他真就是蠢人。
想要在宫中混的好,太蠢不行,太聪明同样不行。
有时候说几句蠢话,同样是一种邀宠的艺术。
个人能力不成熟,才需要“干爹”培养。
若是表现的过于能干,在需要的时候是左膀右臂,到了不需要的时候就成了心腹大患。
时而机灵,时而愚蠢,也是一种生存之道。
“你都能够看出来的事情,这还用问么!”
左光恩没好气的说道。
作为身边人,他非常清楚天元帝的身体状况。
皇帝明显是没几年好活了,想要在生前解决边患问题,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在这种背景下,朝廷自然需要搞钱了。
一旦战火重新点燃,双方比拼的不光军事实力,还有人力、财力、物力。
“干爹,这一仗怕是不好打!”
左天军神色凝重的说道。
刚刚遭遇辽东大败,又急匆匆的准备反攻,谁的心里都没底。
哪怕不懂军事,他也知道这一仗,想要大获全胜很难。
可对宦官来说,皇帝的意志就是天。
天元帝想要在生前解决边患问题,他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站在左光恩的立场上,他同样需要对外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