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魏风华 > 第四百六十章 后事

第四百六十章 后事(1 / 6)

/>

按照旧例,天子驾崩后,国行大丧,京都官员权贵,无论官职大小,爵位高低,俱需斋戒三日,二十七日内,军民需摘冠缨、服缟素,四十九日内不许屠宰,百日内不许奏乐,各寺鸣钟三万次。

两年前那次天子驾崩,辽国大军南下,所以这些都没有实行;这一次天子驾崩,也没有实行,因为天子的遗诏上说一切从简。

他登基的时候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他走的时候却希望少些影响,百姓该怎么过就怎么过,陵墓没修好那就凑合着用,别因为一个死人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那么,是时候给这个人一个盖棺定论的评价了。

因为天子没有子嗣,要继位的齐王没有在京,眼下还需要派人去迎进京城,所以灵前自然由在京的旁支服孝,在停灵的第二日,朝会还是照常展开,而这场朝会是很重要的,因为要给死去的皇帝上谥号。

甚至于可以说,表明政治立场。

谁都知道驾崩的天子和即将登基的天子不对付,即使皇位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齐王手里,但齐王应该不会因此就和赵轩冰释前嫌,更大的可能是,人死了还要踩一脚。

所以上谥号就成了政治上的表态,按照谥号表,其实昭安皇帝--也就是赵轩,上谥中谥都能评得上,他在国战时期继位,守住了河山,稳定了内部,在位一年半,期间政通人和,无论是税法的推行还是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还有勒紧裤腰带自己带头开源节流的举动,都能称得上明君,如果他有儿子,且是他的儿子继位,那么一个上谥是跑不了的。

可他在位时间太短了,而且要继位的和他还有仇。

“按谥号解,恭仁短折曰哀,本官以为,先帝可当此谥。”

首先开口的是礼部尚书。

“哀”字是个中谥,自古继位后短时间就驾崩的多用此谥,在谥号中通常表示同情和哀悼,意味着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可能遭遇了不幸或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赵轩继位后虽然励精图治,但多采用的是水磨工夫的

最新小说: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归流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我不是袁术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 大乾边关一小卒 空降1630 顶级大昏君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