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涣轻轻顿了顿,仿佛在为接下来的话语铺陈序幕。顾妄言只是轻描淡写地抛出一句话,但容涣,凭借其多年从事心理医生的经验,立刻洞察到了背后的深意——
顾妄言对自己持有深刻的负面认知。这无疑是他深陷抑郁泥沼的症结之一。
要治愈这种心灵顽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成为了一盏指路明灯。容涣深知,若要解开顾妄言的心结,必须引导他重塑内在观念。
简而言之,这是一场揭示错误与纠正偏差的战斗。顾妄言需要一场思维的风暴,彻底颠覆他之前的逻辑架构。
这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挑战。容涣推测,这种负面的认知可能早在顾妄言的童年就已经悄悄扎根,如同影子的陪伴,始终如影随形。
虽然顾妄言并非总是暴露出这种状态,他在舞台上自信满满,光芒万丈,但这并非他的全貌。在他内心深处,有两个灵魂在交战,一个充满阳光,另一个则深陷黑暗。外界的细微触动,或许只是一句无意的评价,一个熟悉的场景,甚至是一个熟悉的身影,都可能让他被黑暗吞噬,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他最显著的思维误区就是自我贬低。他倾向于过度解读和泛化,将一件微不足道的琐事无限放大,最终归咎于自己的过错,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一次小小的失误,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愚蠢而无能的人。
回顾顾妄言的家庭背景,容涣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方法。随着轻柔而悦耳的旋律,容涣温和的声音在顾妄言的心海中缓缓荡漾,他轻声呼唤着“言言”,声音柔和得如同母亲的低语。
“言言,你现在感到无比困倦,进入了一场梦境。你梦见自己回到了童年,你和妈妈在庭院里欢声笑语,一起歌唱。”
此刻的顾妄言并不知道自己的所在,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接受催眠。他原本身处一片漆黑,仿佛是无尽的宇宙,令人心生恐惧。
突然,他看到前方有一扇门,那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他跟随指引,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