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再次将支票向前递了递,急切地说道:
“廖先生,我党现在正缺钱,这些钱能解燃眉之急。”
“您就别再犹豫了,收下吧。”
廖仲凯沉默片刻,目光在林羽和支票之间来回移动,最终在林羽的坚持下,缓缓接过支票。
他重重地拍了拍林羽的肩膀,声音有些颤抖:
“好,慕之,你如此深明大义,一心为了革命,实在是令人敬佩。”
“你的心意我们一定不辜负!有你这样的同志,是我们的福气,也是革命的希望!”
林羽做出这样的举动,并非是因为钱财多得无处可用,他怀揣着公心,也藏有私心。
公心在于,他看到廖仲凯、孙先生等人不辞艰辛,为了革命事业奔波劳碌,那种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
因此,他期望在自身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地给予他们协助。
而至于私心。
一方面,林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这一行为能够赢得民党中一部分人的好感,为他日后进入领导层奠定基础。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人脉和声誉的积累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此举能够在黄埔军校中树立起自身的威望,获取学员们的尊重与信任。
让自己成为黄埔学子们眼中品德高洁之人。
进而将自己视作他们理想和抱负得以实现的引领者。
在他的心中,早已描绘出一幅未来的蓝图,他期待着能与这些充满朝气和热血的学子们能追随自己,一起为国家的命运拼搏奋斗。
至于黄埔学子们和民党党员们是否会知晓此事?
林羽表示他不是做好事不留名之人。
果不其然,十天之后,当黄埔学子们收到军械的那一刻,林羽毁家纾难的英勇壮举也随之传遍了羊城的每个角落。
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播,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林羽的义举。
人们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