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以民为本,召集难民返乡!
通过这些百姓之口,叶轩得以知晓,为何高邮县变成这般惨状。
高邮县地势偏僻,本就是扬州最贫瘠荒凉的一个县。
前任县令郭忠,虽然算是个好官,但是脑子太过死板。
骆炳文在任之时,横征暴敛,各种巧立名目,命令各县源源不断缴纳银两。
其他县的县令,都还略知变通,想方设法地找各种借口,只要能不交的银子,便往死里拖。
偏偏郭忠是个死脑筋,不论骆炳文以什么名目征集银两,他都不惜一切代价,将银子凑足交上去。
就这样,骆炳文在扬州任上整整三年,赚得盆满钵溢,吃得脑满肠肥,却也吃垮了高邮县的百姓。
使得高邮县,成为扬州各地,受灾最为严重的一个县。
而除了骆炳文之外,北面还有一座小汤山,山上数十名土匪,都靠着高邮县养活。
土匪们经常下山劫掠,杀人放火,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郭忠无数次向骆炳文上报,请求出兵剿匪,但骆炳文只顾着捞钱,根本不予理会。
前几日,小汤山又一次下山借粮,张口便要五千斤粮食。
高邮县已然油尽灯枯,哪里能拿得出粮食来?
土匪们拿不到粮,恼羞成怒,便在高邮县大肆杀戮,杀了数百号乡亲,还杀死了县令郭忠。
其他百姓不是逃跑,就是死在了土匪们手中,整个高邮县,只剩下这三十一个幸存者。
听完高邮县发生的事,叶轩感到无比痛心,郑重道,“乡亲们,你们放心。”
“我叶轩奉皇上之命,前来治理扬州,临危受命,永记心间!”
“一年之内,我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三年之内,咱们一起联手合作,打造一个新扬州!”
……
傍晚时分,仪征县县令王德寿,带着师爷李来,以及玉江县县令常千杯,带着师爷赵有田,一前一后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