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很盛行,但在李守溪的眼中,血脉相隔不过两代,不可能接受这样的近亲联姻。
至于五姓七望、四大门阀??
皇子一旦与这些超然世家联姻,便是外戚做大之势,最后很有可能演变为外戚专权。
这不是哪一个帝王愿意看到的结果。
虽然此时的李守溪只涉及兵权,但朝中的影响力,却足以与太子李守乾、三皇子吴王李守恪、四皇子楚王李守泰并驾齐驱,为夺嫡的热门人选。
一是李守溪掌握着边关三十万甲士,毋庸置疑的实权诸侯;
二是李守溪的走私生意牵动着各方利益,这可是一块每年至少上千万金的大蛋糕;
三是燕王贤明能经世的声望,短短几年间,便将辽东这片入不敷出、年年填补的大坑变为粮食大省,功绩斐然。
尤其朝中那些中立派,都极为看好李守溪这位文武双全的大皇子。
虽然自古都是立嫡不立长、立嫡不立贤。
但三大优势加在一起,他们可不觉得李守溪会比太子差多少。更何况如今唐皇正值壮年,夺嫡之战尚未彻底展开,期间充斥着各种变数。
而那些大员家中的贵女,基本上都早早嫁人了,或是早有婚约。
若其他皇子也就罢了,逍遥王爷也是一等亲王或郡王,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但嫡与长,可是龙争虎斗。
因此联姻便成了站队问题,那些老家伙即使再看好李守溪,也不会此刻站队。
何况还是这种联姻式的绝对捆绑。
加上数年来,李守溪一直坐镇苦寒著称的边关,婚姻便成了老大难。
这次作为使节之选,却是唐皇想将李守溪推出去,展露他唐人冠绝当世的风采,同时解决李守溪的婚姻问题。
不过这仅仅只是表面。
在出使大梁的背后,还有一层针对辽东的阴谋——
调虎离山。
从辽东至大梁金陵的直线路程不下于五万里,即使轻装简骑,日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