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崔少宇也没问道太多有用的东西,唯一有点价值的就只是现在的日本还是比村斗时代还要早的家族混战时代,来大唐的东瀛人都是想学一些有用的东西回去建设东瀛的,可惜,他们以后没有机会了。
原本的历史中,东瀛可是学了不少好东西回去,后面君主集权什么的,都是学的大唐,为他们后面的强大打下的基础,不过这条路,已经断了。
崔少宇后面就不再关注这些东瀛人的事情,反正都是要宰了,看不看都无所谓。不过东瀛人的事情也让国子监里面动荡了一下,后来在鸿胪寺也好,国子监也好,在外面都发现了不少被丢弃的刀剑。也算是为治安做了一点贡献。
李世民差人送来的米囊花种子也到了,崔少宇秘密的把东西交给了伯祖父,千叮万嘱,让信任的人拿去岭南道原林邑地区悄悄种植,这东西,他崔少宇也要用,后有东印度公司,现在大唐他崔少宇要搞一个差不多的玩意。至于殖民地,后面再说了。
准备了大半年的大唐学堂,终于,在贞观二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当天,开始了收录学生上课。
没有太多惊讶,和崔少宇他们这些官员没日没夜计算差距不大,共计三百七十万左右的大唐孩童入学,原本每个学校只有两个先生明显是不够了,最后从天下世家中抽调了大量人员去当先生,保证每个学堂最少五名先生。
至于说为什么除开七家以外的世家如此配合,那就只能说崔少宇的课本用的好,收录了各大世家之人的得意文章,虽然说收获肯定不如美的地方门牌上写某氏大唐学堂来的好,但是也比靠着自然传播效果好。
洪水也早在七月的时候来了,黄河决堤了,不过现在的大唐不缺钱粮,赈灾很快就安排了下去。
时间慢慢走过,来到了,贞观三年的四月份。
“孔大人,陛下叫七部所有官员今日都要出城迎接凯旋队伍。”郑渠走进正厅,看着前面在埋头整理文件的孔颖达说道。
同样是教育部侍郎,只不过孔颖达是兼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