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完颜亶真的希望有这样一个忠臣,真的希望有一个全心全意为自己的臣子,所以,哪怕是他知道王莽,恐怕依旧会相信完颜亮。
都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可历朝历代的王侯将相以及帝王家,有哪一个真的做到了以史为鉴么?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心难测,尤其是自己的人心,更为难测。
“这奏疏之上便是臣之前禀奏陛下之后,罢黜或者调任的一些官员,一些人因为太过放肆,甚至有过在大众之下口出狂言,臣逾越直接将人看押起来,等待陛下审问,另外还有少数人,虽然并没有切实的证据,可臣却听到了一些他们对陛下不满的传言。”
“臣以为,朝堂上的臣子,能力在其二,忠于陛下在其一,若是一应臣下尽皆心中只有陛下,那大金国便能够海晏河清、威震四方,所以,臣不想因为遗漏了一些人,让陛下名声有了妨碍,因此,虽无证据、却有传言,臣也同样将他们调任和罢黜了。”
“臣任意妄为,可只要对陛下名声有益、对朝纲有益,一切都是值得的。”
完颜亶翻看了几眼,满意的点了点头,多弄几个怎么了?这种事儿,就该是有杀错、无放过,就算是冤枉几个人,难道还能翻天不成?而且,空穴不来风,既然有传言,那必定是有些事情的,否则,传言为什么不是别人?
“好好好,你做的很好,没有辜负朕对你的信任和希望,以后这省台诸事,朕便交给你了。”
然而,让完颜亶有些惊愕的是,完颜亮再度拜到,而后呈上另一份奏疏。
“能够为陛下效力,乃是臣之大幸,只是,朝中不能有权臣、更不能有擅自而为的臣子,此次整顿朝堂,虽是有陛下授命,可臣也有逾越之举!”
“这奏疏之中,有三封是弹劾臣肆意妄为者,如今这朝堂上虽然不是海晏河清,可臣做了一回左丞,终归没有辜负陛下的信任。如今,对陛下有妨碍的已经去除,其余者想来也会被陛下威严所震慑,不敢再行此悖逆之事,所以,臣再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