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陶玉书跟演员们交流的时候,林朝阳也在跟谢靳闲聊。
一年多没见面,谢靳明显老态了不少。
《赤壁大战》是他从五十年代就想拍的片子,三十多年来历经波折,终于在林朝阳两口子的支持下实现了这个梦想。
他为这部片子可以称得上是呕心沥血,两年多时间里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懈怠。
甚至连去年儿子阿三过世也仅仅是耽搁三天时间,便强忍着心中悲痛回到了剧组。
数千人的剧组停工一天就是几方块钱,他不敢、也不能耽误。
现在电影上映了,谢靳也算是放下了重担,唯一担忧的是票房。
创下中国影史的投资,一旦亏损,他觉得自己也没脸见林朝阳夫妻俩了。
当初《赤壁大战》能立项,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他和林朝阳的关系。
「片子拍的不错,你已经做的够好了,票房应该不会太差,最起码回本不成问题。」林朝阳安慰道。
《赤壁大战》才上映一天,一切还不明朗,林朝阳也不敢把话说死。
但他是看过电影的,谢靳的技法对比第五代导演明显不够新颖,不过电影最关键的是讲故事能力,这反而是谢靳的强项。
《赤壁大战》投资巨大,这次谢靳没有像他以往拍片那样专注于个人表达,
采用了香江编剧、摄影和武术指导的构思,使得电影成片效果颇具观赏性。
国人看赤壁之战,天然是站在孙刘一方,电影结尾曹操大败而归,也很契合欢乐的观影氛围。
聊了一阵,路演开始。
放映厅内人满为患,主创们来到放映厅与观众互动,场面热闹。
电影放映后,主创们倾听观众的观影感受,都是以好评居多。
有的观众偏爱历史细节,对片中人物的服饰、兵器、战船构造、行军阵法点评的头头是道,夸奖剧组的认真细致。
《赤壁之战》的剧本以《三国演义》为主,这一点从电影开场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