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仅半年之后,胡仙便以 />
如此暴利让胡仙食髓知味,当时她掌握七家报馆,经营得当,一年也不过一亿多港元的收益。
与地产获利相比,报业生意实在是太小几科了。
之后她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除了在香江,她还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地四处出击,参与了近20项物业投资,其中多数为举债投资。
结果从88年年末开始,海外地产市场一落千丈,她所掌控的星岛集团和文化传信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胡仙小姐现在压力也很大,林太如果有心扩张报刊业务的话,不妨跟胡仙小姐多接触接触。」
「谢谢胡社长的提醒。」
陶玉书客气的谢过胡锦波的建议,但并没有露出任何欣喜之色,也没有追问他更多的细节。
她这样的表现让胡锦波意识到自己的马屁可能拍到了马蹄子上,心中不禁失望,但也没有再说什么,识趣的走到了一边。
待酒会结束,回家的路上陶玉书跟林朝阳说起胡锦波的建议。
林朝阳问:「你是什么想法?」
陶玉书理智的分析道:「香江的报业经过这么多年的竞争、筛选,报业格局已经形成最基本的格局,读者群也呈饱和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贪大的经营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明报企业跟星岛报业在经营方向上高度重合,不管是购买他们甩卖的产业,
或者是收购都不是个好选择,况且胡仙也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会轻易变卖基本盘的。」
她的分析很有道理,但这话说了等于白说,林朝阳了解她这个人,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他又问:「你看上什么了?」
陶玉书笑了起来,「我看上没用啊,人家肯卖才行。’
然后她才说道:「明报企业现在缺乏一家英文报纸,胡仙的《虎报》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虎报》是胡仙从父亲那里继承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