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有据,只是听起来总感觉稍显生硬。
毕竟林朝阳写的时候,“先锋”这个词还没流行开呢。
好不容易轮到林朝阳发言了,他上来先客套的谦逊了两句,引来了大家的轻笑,“关于先锋,我没什么研究,只能从个人的创作体验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锋,或者说是文学、文化在许多人看来是很特立独行的,尤其是相对于众语喧哗的大众文化来说。
大家都把他当成了一种对于世俗的反叛、对传统的消解,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
布迪厄认为,拒绝市场的先锋艺术,其实在创作的过程中同样积累了大量的象征资本,尽管开始不被承认,但最后还是会被接受,从而转化为经济资本。
虽然他的这番话讨论的是西方社会的‘先锋派’,并不能完全代表先锋文学或者先锋,但总体上来说对于我们的思考是有通约性和借鉴意义的。
刚才几位提到了我的作品,认为它们都具有先锋文学的典型特征,值得被写进文学史,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褒奖……”
林朝阳在燕大图书馆待了六七年时间,还蹭了不少老教授的课,今天在场的人里,若说文学理论功底,除了谢勉以外,几乎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他的发言谦虚低调,也不追求新颖,并不像之前那些学生的发言一样,把先锋文学和现代主义放在一个极高的位置上。
反而是在探讨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通性,让大家听着感觉耳目一新。
在他的言论中,先锋文学似乎与大众文学、文化并不冲突,反而是一种相互指认、互补的关系。
大家仔细想想,觉得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先锋文学的一点粗浅理解,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林朝阳发完言还不忘谦虚两句。
“批评指正”是不可能了,在在场众人看来,林朝阳刚才这番发言内容水平还是相当高的,而且观点也较之大家对于先锋文学的理解有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