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1.3亿票房,《高山下的花环》的票房恐怕只会多不会少,可惜票房再多跟他也没什么关系。因此,林朝阳没什么兴趣去猜想《高山下的花环》票房到底有多少,随意说了个保守的数字。可杜峰却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姐夫,你说拍电影算不算个好买卖?”林朝阳有些好笑的看着他,“怎么?这就想投资电影了?”“没,我就随便聊聊。”杜峰嘴上这么说,可眼珠子乱转,一看就没说实话。林朝阳也理解他的想法,一部电影上亿的票房,发行收入对半分那也是几千万的收入,什么生意能有这生意来钱快?可这年头国内的电影市场因为制度的问题被中影以及各大电影制品厂牢牢把控着,根本没有民营资本介入的机会。当然了,这世界上的规则都是人制定的,既然有规则,那就有漏洞。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政策上还只允许国营16家制片厂拍摄故事片的情况下,就已经有民营资本投资电影摄制了,不过这个时候这些民营资本通常是连“出品署名权”都没有的。再不济跑到香江去搞个身份,联系一下Z派电影公司,跟国内的电影制片厂搞合拍片,也不是不可以。事在人为嘛!不过,以杜峰现在这样的小身板儿,哪条路恐怕都行不通。“电影这个行当是电影的赢家通吃的市场,市面上十部电影上映,七部都得是亏损的,两部打平投资,一部盈利,这才是常态。像《高山下的花环》这样票房高企的影片,几年也不见得出一部,不能拿例外当常态。何况我们国家的电影行业也好、电影市场也好,等现在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不是外来人能够插手得了的。”听着林朝阳的分析,杜峰笑了笑,“我就随便问问。”然后他又问林朝阳,“姐夫,那你说以后电影这行能改革吗?”林朝阳沉吟着说道:“只要政府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不动摇,那么电影改革也是迟早的事,只是最近几年恐怕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