咐先备好其他膳食,面条最后下锅,出锅就立刻送来了。”
晴翠十分开心,连连作揖:“多谢多谢。你们辛苦了。”
女史是特意讨了这差事,亲自来看景,见这玉露殿的主子果然如此,不由得惊讶又想笑,忙行礼告退了。
晴翠欢欢喜喜打开食盒,不由得略显困惑:“咦?怎么变了?”
秦嬷嬷忙也过来看,见面条是红汤面,面上有切开的卤鸡蛋和翠绿的叶子菜。端出面条,第二层是六碟小菜,五花三层的卤肉片、油汪汪的辣肥肠、干煸过的熏鱼片,还有油爆的鳝丝、清炒的虾仁、毛豆拌的雪菜。
晴翠端出来挨个看看:“不会是送错了吧?”
秦嬷嬷说:“我想起来了,尚食局司膳处有一位掌膳娘子是山西人,做面食最地道,必是昨天御膳里有这一样,太后正好就赏过来了。今天咱们去司膳处,只说要面条,没说明白要什么样的,所以不是原来的味道。”
“唔唔,原来是这样。”得知不是送错了,晴翠便放心开吃。
秦嬷嬷笑道:“怪我没想到这一层,娘子若还想吃那样的,我就去司膳处问问,再请那位山西娘子做也是一样的。”
“不用不用,这个也好吃。我就是奇怪怎么面条不一样,”晴翠乐滋滋吃了面,六个小碟子扫荡一空,连汤也喝了,很是满足,“都好吃。面条还能做出这么多花来,宫里真跟天堂一样。”
春花好奇问道:“娘子来自民间,难道不了解这些吗?”
“春花!”嬷嬷略显严肃地呵斥了一声,又对晴翠说,“春花三四岁就被卖进了宫里,不了解外头,我们以前在打谷院子里,做的都是粗活,鲜少接触贵人。娘子不要怪罪她。”
“怎么会怎么会,”晴翠连忙摆手,“我还不如你们呢,至少在宫里还能长见识。嬷嬷,我什么来历你也都是知道的,咱们不跟宫规对着干,但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就别讲究这些了。姐妹一起说说话多好。”
晴翠又对春花解释道:“民间也只有很富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