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问结束后,朱棣和朱权并未立即离开议事厅,而是决定在此地稍作停留,以示对此次事件的重视。姚广孝,李次阶,也随同两位皇子留了下来。
“两位学兄,见笑了。实不相瞒,在下是当今洪武皇帝的四儿子,朱棣。”朱棣拱手致意。
“嘿嘿,他是我四哥,我是朱权。老十七就是我了。”朱权一脸笑嘻嘻。
“见过四皇子殿下,十七皇子殿下。”姚广孝只是抱拳说道。
这和他心里猜的八九不离十,两位皇子养尊处优那股贵气不同凡响。
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姚广孝是汉代姜维转世,经历二世的人,生性淡漠,什么帝王将相没见过。皇子而已,敬重即可。
李次阶却是一介布衣凡人,头一遭遇到这么贵的人物,不由得伏地拜见:
“叩见四皇子殿下千岁,叩见十七皇子殿下千岁。”
他还扯了扯姚广孝,意思是他怎么不下跪拜见。
朱权一直笑嘻嘻的:“千岁啥啊,用不着多礼。”说罢扶起了李次阶。
姚广孝只是拱拱手,说了声:“失礼了。”
朱棣却一直盯着二人,见到姚广孝的淡漠,他并不觉得意外。
他一直在观察着姚广孝,发现从头至尾,姚广孝始终有种淡漠的微笑,像是一切都了然。加上听闻了姚广孝在关下,和李次阶关于策卷的一席对答,更是对他重视。
朱棣很想了解姚广孝这个年轻学子,更想留下他。其实,他这次被父皇朱元璋派来北疆,给蓝玉做副将,就是让自己远离了朝堂。
大哥朱标是太子,是所有朝中勋贵和父亲一致认定的继承人。朱棣丝毫不敢觊觎,他也很喜欢和大哥一起做事。
可不知为什么,随着他年纪的增长,父亲越来越不爱他,疏离他。这次出征,父皇说要好好跟蓝玉学本事,将来为大明守好边疆。然后也不许他去看望母亲,当天直接撵出了京城。
如果没有能文能武的人扶持,这朝堂旋涡,我还能站得住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