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视了一会子。
袁庆柏将三人打量了一番,看得清爽,心下寻味:“算起来,我都已穿越四年多了,三春却还这么小,薛宝钗、林黛玉都还没进京,不过按时间线推算,大概再过两年林黛玉就会进荣国府了。”
……
……
岁月如梭,时光如水。
承泰元年的秋天很快就过去了。
这个秋天,大周没进行秋狝。
景安帝今年当了太上皇,又年迈了。
至于承泰帝,他说:“朕从朝至夕,殚竭心力,尚恐经理未周,实无暇及于校猎行围之事。”
已是承泰元年的十月。
这日,袁庆柏带着两名太医步入毓庆宫,一位是吕太医,一位是王太医。
吕太医算是袁庆柏的老熟人了。
王太医便是原著写到的王济仁,原著写他医术高且医德好,叔祖王君效曾是太医院的正堂。
因这个时代医疗差劲,夭亡率高,人的平均寿命不高,袁庆柏自从被景安帝抚养,就一直在关注大周的太医院。
就在去年,王济仁进了太医院,被袁庆柏关注到。
今日袁庆柏特意将吕太医、王太医都请来了毓庆宫。
三人来至尤氏的卧房外,卧房入口已被大红绣幔挡住,尤氏坐在幔内,从幔中伸出一只手,指甲上有金凤花染的通红的痕迹。
年纪比吕太医小的王济仁,一面偏着头一面给尤氏把脉,幔内的尤氏既紧张又期待。
王济仁闭目聚眉,把脉半晌,对袁庆柏笑道:“恭喜王爷了,应该是喜脉!”
袁庆柏神色一喜,尤氏心中大喜。
袁庆柏对王济仁笑道:“不是不信任王太医,此事干系大,倒是让吕太医再帮忙瞧瞧,一旦确认,必有谢礼。”
吕太医又上前把脉,同样闭目聚眉,把脉半晌,然后笑道:“看来今日我要找王爷讨个喜钱了,我把出的也是喜脉!”
幔内的尤氏欢喜得了不得,念了一声“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