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详细讲讲!”杨御蕃顿时精神振奋。
“大人!卑职认为,既然曹县的叛军多数聚集在此处,那么曹县必然防守空虚。”浩宇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杨御蕃听到浩宇的话,双眼立刻闪烁出光芒。刘泽清部下总共只有一万五千兵力,上次在文登已损失两千五百人;此次又被浩宇歼灭三千人。如今他们眼前的叛军虽然有六千多人,但他们分散驻扎在曹县各地。这么看来,曹县如今顶多还能剩下一千守军。
只要我们派遣精锐部队奇袭曹县,有很大把握能够迅速夺回曹县。这样的话,眼前的叛军肯定会人心惶惶,失去战斗意志,到时候就能一举击溃他们的阵势,进而收复曹县。
杨御蕃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切实可行,内心不禁对浩宇更加刮目相看。徐参将听闻之后也心潮澎湃,跃跃欲试,这样的大功简直唾手可得。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浩大人说得没错,卑职愿率领一支军队前往曹县,还请大人批准!”
然而,杨御蕃却犹豫起来。按照道理,收复曹县的主意是由浩宇提出的,这个功劳本该由浩宇去争取。但是登州战兵营是他直属的部队,立功的机会还是应该尽量留给自家人。但现在浩宇的兵马才是平定叛乱的主力,万一因此事引起浩宇不满,影响他在接下来决战中的全力投入,那将会得不偿失。
于是,杨御蕃陷入了纠结,徐参将看到大人犹豫不决,也有些焦急。当下他表示:“大人,卑职仅带一千人前往曹县,这一仗必定能一举攻克曹县。卑职愿意立下军令状,如若未能攻克曹县,甘愿接受军法处置。”
听到徐参将这般表态,杨御蕃心中不由得有所触动,他转过头看着浩宇。
浩宇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刻回应:“大人!卑职也支持徐大人前往曹县。”
当杨御蕃听到浩宇这么说,他也赞同了让徐参将去突袭曹县的计划,并特别交代徐参将要在俘虏中挑选几个人做向导,最好是能够骗开城门,这样就能兵不血刃地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