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内所有的情况。
虽然还没进入曹县叛军的控制区,但现在谨慎行事就像是实战训练。万一被曹县的叛军偷袭,虽然他们战斗力强大,但如果因为大意造成损失,那就得不偿失了。出门行军,谨慎小心总是没错的。
他们加速行军,却苦了后面的登州士兵。古代军队一天能走八十里,就已经是精锐了。浩宇按照这个标准要求手下,这样的军队在明朝算是少有的强军。
一般士兵每天行军大概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明朝没有后来的柏油路,全都是土路。最近没下雨还好,若是碰上下雨天,道路泥泞,几乎无法行走。
就算路面干燥,很多道路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有些路段狭窄,只能让士兵排成两排通过,这样算下来,每天行军四十里已经很不容易了。
浩宇从建立卫海盟开始,就很注重士兵的体能训练,五公里负重越野是常态。所以他的士兵行军速度很快,一天走八十里不在话下。
然而登州的士兵不行,他们通常五天才训练一次,也没有行军训练。走个五里就得停下来休息,还得重新整顿队伍...
如果这么走下去,队伍里肯定有人跟不上,估计能有1500人到达曹县就算幸运了。
因此,他们不得不紧随威海卫之后行军,还要保持五里的距离,这可真是受罪。才半天时间,就已经超过100人掉队了。看着自己的战士实在撑不住,杨御蕃只好派侦察兵告诉浩宇,让他减慢行军速度。
第一天,他们走了六十里。当他们到达营地时,卫海盟早就安营扎寨,吃完晚饭,开始休息了。
而登州的战兵们还在辛苦地搭建营地,准备晚饭。等他们吃完,差不多已经是深夜。杨御蕃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
这样到达曹县,他的战兵营恐怕会垮掉,根本无法上阵作战。于是他连夜去找卫海盟,商量第二天的行军安排。
他来到卫海盟的营地,发现有些士兵已经开始休息,而值夜的士兵依然精神抖擞,看不出丝毫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