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砸死的那个。
因为廖老二的剥削,工匠们带的粮食有限。若非赵百户时常在夜里悄悄扔下食物,恐怕有些人无法撑到辽东。
浩宇一听夜间可能有人送食物,心中顿时有了计划。船已脱离船队,不知将驶向何方。
在大海上,少一艘船并不罕见。如果到了晚上,或许真有机会夺船成功!首要任务是弄清楚船上廖老二的手下有多少,又有多少人愿意协助夺船。
他问:"这条船上总共有多少人?"
"底层舱就我们这些人,总共39个。外面掌舵的有12个,剩下的十几个就是廖老二的手下了。"胡启元抢先答道。
浩宇闻言,眼中闪烁起光芒。外面的廖老二和他的手下一共也就12个人,而且他们都是夜盲症患者。
这样一来……
浩宇决定默默坐着,耐心等待黑夜降临。黄昏时分,天空已染上一抹深沉。此时的浩宇,已能轻松与船上青年谈笑风生。网络上的趣闻逸事浩宇信手拈来,只消两句,便逗得这群年轻人捧腹大笑。大明朝的人显然很容易满足,哪怕是后世的冷笑话也能让他们乐上一阵。
经过一天的交流,浩宇了解到他们大多是工匠的后代。如送饭的胡启元,便是胡篾匠的公子。
吴铁牛是吴铁匠之子,李泰则是李木匠的孩子。还有一些同船的年轻人,他们都是被叛军强征的民夫。
交谈中,浩宇发现这些人以掌舵的赵氏父子为首,如今却听从吴铁匠和胡篾匠的吩咐。两人在工匠中颇有威望,就连后来加入的壮丁也心悦诚服,甘愿受他们调度。
浩宇与他们日渐熟络,开始谈论起未来的生活。他们的期望十分朴素,几乎人人都渴望每日能吃饱肚子。
大鱼大肉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奢望,别说他们这些工匠家庭,就连一些小地主也无法日日享用肉类。
只有在重要的节日,他们才能品尝到些许肉食,因此胡启元对浩宇所说的每日肉食生活表示难以置信。
他们有这样的反应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