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到处都能见到爆炸的弹坑,德国和俄国就是在这里互相丢炮仗的,而德国可能还讲点道理,但俄国那是真不给面子。
要种一亩地非常的困难,但要炸毁一亩地,只需要一发炮弹。
难民在任何时代的战争中都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因为这些人大多数后面大概率全部都会变成社会不安定因素,没有吃的他们就会暴动,暴动了就会造成后方的问题,不过现在这帮人至少比古代的流民要好的多,这帮民众是怀着愤怒与悲伤的情绪离开他们土生土长的土地的,他们迟早会向俄国讨回一切。
前提是他们能够活到反攻的时候。
俄军废了很大功夫才来到了普罗耶什蒂,但他们发现此时德军已经占领这里了。德国的骑兵肯定比俄军快,夺得了这里就要想着怎么守住这里。
对面预计有十几万的大军,而突袭而来的德军只有三万人,除了城里本来就有的二十门大炮外,德军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他们的任务十分艰巨,他们要顶住俄军的第一轮攻势,坚持到援军过来。
尼古拉耶维奇是一个名将,他知道德军肯定不会贸然使用这么冒进的战术,除非这里有什么东西是重要到需要德国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抢在俄国之前到达。
将这一切联系起来不难看出,德国需要的就是油田,尼古拉耶夫维奇虽然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但只要这个领军的不是个傻子,稍微调查一下就能知道德军的目的是什么了。
攻城战势必会付出相当大的牺牲,但是俄国向来是不怕牺牲的,尼古拉耶夫维奇不仅要求强行军,还要求部队到位时必须立马发起进攻,千万不能停下休息。
尼古拉耶夫维奇跟正常的贵族一样,他觉得这帮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抵达位置,那这帮人就一定能抵达位置,至于路上会死多少人,那根本就不重要,反正上面的大人物也不会在乎。
在这种想当然的心态下,俄军在艰难的行军之后终于是抵达的目的地,长途跋涉令俄军十分疲惫,而长官催的又紧,他们只能强行发起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