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她不知道俾斯麦在伦敦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居然能使一个人突然改变,但这其实不是俾斯麦改变了,而是她开始去了解英国目前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并认为它们的道路有一定可行性。
英国现在奉行的是莉莉安精修过的社会主义,主张国家至上,民族融合,政教分离,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就把那些有名的玩意全部缝进去当素材了,这也使得几乎所有政治家在干事之前大脑中的两种主义都要互搏一下。
毕竟现在资本论这种资本家攻略书还没出来,俾斯麦了解社会主义的渠道也就那些,她通过对人民党的改良使其变成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也将全面上调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德国技工每周的最低工资大概在十欧元到十五欧元不等,我觉得这还需要调整,对于高等学府毕业的高级技师,我觉得开出的工资还是得高一些,比如最低三十欧元,至于经费的问题可以靠在中美洲的企业捞回成本,以德国目前的工业涨势这点程度的工资涨幅问题不大。”
俾斯麦想修改一下社会保障法,使其变得更加亲民和通用。
“比理想中的要高一点,但是即使最低工资是三十欧元,实际到手的也就只有十几二十欧元,一个平民每个月就要缴纳三十到五十欧元左右的社保,加上税,实际上真的到手的就那么点。”
奥古斯特作为研究经济的专家,她知道德国目前的情况,德国的税很杂,而且社保制度并不完善,工人们被忽悠了几年之后那可就不老实了。
但俾斯麦其实就是希望提高最低工资,提高加班费倍率,降低贷款门槛去诱导消费,乃至超前消费,给德国政府还债,这是一种消费主义思想,俾斯麦要将这种思想灌输给国民,扩大内循环。
德国的市场份额比较有限,先富的的确是先富了,但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先富带动后富的说法,先富那就是先富了。
而且还得再学校方面引入经济学的理念,让民众对金融有些许的了解,降低知识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