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也算独一档,基本上是各管各的,这种体制的确有问题,但是在奥匈帝国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那就都不是问题,如果后期不浪的话,还是可以慢慢得到缓解的。
当时的奥匈帝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工业产值欧洲第四,只比英法德差一点点而已,这种实力也足够让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大哥在欧洲混的不错了,只是后期弗朗茨穷兵黩武,选择了打一场世界大战,最后连国带棺材板一起抬走。
在这条世界线中,奥地利虽然虚弱了许多,但人家还是有东西的,只要手牵手一起走,那大家作为列强继续混下去也不是不行,但是匈牙利就是觉得自己行了,一定要独立,要搞民族自决,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那俾斯麦自然也是同意了,刚离开布达佩斯,俾斯麦在冬宫安排的那帮俄奸就开始给她传情报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跑伦敦去了,他的任务是忽悠英国人跟自己一起日奥斯曼,听到这个消息俾斯麦心里高兴啊。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亚历山大二世这么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关键时候干这种事情,俾斯麦当然知道这个逼跑到伦敦是为了什么,其实他想将德国给甩下来,不给德国拿到好处,英国对领土不感兴趣,无论如何,只要沙俄能够得到土耳其海峡,那就赚大了。
可他怎么会知道这种事情反而激怒了英国人,特别是那帮将大英帝国的完整性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魔怔人,他们以前是把印度当鱼肉,使劲宰,现在改变航向了,印度变得更重要了,即使是社民党也不可能容许俄罗斯的黑海舰队从黑海出来。
都叫黑海舰队了,那干脆就一辈子在黑海里待着吧,别天天琢磨着怎么出来。
与此同时,拿破仑三世派出的两艘法国战舰终于抵达了爱琴海,在旭日的朝阳下,法国的舰队开始对港口进行猛烈的炮击,达达尼尔海峡边上的奥斯曼守军都懵了。
他们的卫戍军队乱成一团,他们的大炮根本不可能对法国的铁甲舰造成什么太大的伤害,甚至射程都不够,但法国的舰炮却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