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到处跑,基本上是把普鲁士最先进的地区逛了个遍,后来把他们送回了东瀛。
而这几个逛过普鲁士的浪客就成为了整个东瀛的明星,他们将所见所闻跟身边的人好好吹嘘了一番,他们看见了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巨大的尖顶大城堡,豪华的宫殿。
有几个会写字的将这段传奇的历程写成了一本传记,由于他们听不懂德语,只能去猜那些普鲁士人在说什么,根据他们听到的以及私塾上传授的关于普鲁士的人文地理,这段故事被编译成了日语的《从柯尼斯堡到科隆》。
讲述了十几个东瀛浪人在西方的见闻,作为东瀛人了解普鲁士的一手资料。
此前东瀛人对他们的宗主国并不熟悉,而这本书中描述的又跟现实中的普鲁士有很大的差距,毕竟这种传记肯定少不了当事人的自吹自擂和夸大其词。
但是至少能够让东瀛人对西方世界有个大概的认识,而东瀛与普鲁士合并后,东瀛人是可以直接去普鲁士本土的,只要你在那边能够混下去,那些曾经学过荷兰语的东瀛人在学习德语方面有天然的优势,欧罗巴系的语种中大部分用于在语法方面都有极高的相似性,而且中西欧多用拉丁字母,就像各个地方的方言,所以学习的难度并不是很高,那些学过一些德语的东瀛商人开始凑钱买帆船跟着普鲁士的商船开始往普鲁士跑。
东瀛的造船业莫名其妙的开始蓬勃的发展,几乎所有东瀛人都想去亲眼见识一下普鲁士,再加上普鲁士的外来资本入侵更是将普鲁士的文化传进了东瀛。
一切就跟奥古斯特预料的一样,奥古斯特在东瀛一直待到了十月份才开始返程,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奥古斯特在东京和京都分别建立了五所职业学校,并且将私塾取缔,并将这些教师集中起来,开始了现代化的普鲁士式的思想与科学的教育。
而对于历史方面,奥古斯特将东瀛最大的敌人指向了天皇跟幕府,用这种教育与思想的手段让年轻人反对甚至敌视东瀛曾经千年以来的遵循的政治制度,并将东瀛与普鲁士的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