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保存,使贡品不至于短时间内发臭。活宰的生鸡生鸭放置时间久了,很容易发虫发臭。但若表层被烫熟了之后,就能留置得久一点。摆盘供奉也更加好看,大人不知道这些吗?”
“还真不知道,但这并非重点。也就是说寻常的贡品不是全熟,烧制的时候也不会放任何调料,对吧?如果放了调料,贡品喷香扑鼻,那就一定不是给阴人吃的,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大致可以这样认定,但大人此问是何用意?”
徐安却呵呵笑了起来,摆手道“没事。随便一提罢了,你暂不用管。对了,说说你的重大发现吧。”
庞奇的眉头更深,显然意识到徐安有此一问必有深意,却又一时猜不透他心中所想。
顿了顿后,也无谓纠结,立马改口道“大人,你看。这是下官搜集到的几份目击者口供,与之前慕州官府提供的上一份相比,虽说内容意思大致相同。但供述之细节略有偏差,恐有故意瞒骗串供之嫌。”
说着,便将手上的十几份文书递了过去。
徐安接过,前后对比看了几分钟后,才笑道“你认为他们瞒报串供的理由是什么?”
庞奇道“案发不过几日,且是如此诡异的凶杀案件,涉及神鬼血尸杀人,那些人应该印象极为深刻,断不可能第二次录口供就出现记忆零散和供述的偏差。这若非有瞒报嫌疑,又是什么?”
徐安却摇了摇头,轻笑道“不!你错了。目击者的第二份口供出现供述的偏差,但大体意思相同,非但不能说他们瞒报串供,相反,应该认定他们说的都是实话!”
“为何?”
庞奇诧异道,恍若费解之色。
“因为人的语言表述方式有所不同,乃至于昨日和今日说话的方式都不同。而我们取供的重点只在于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凶器和事件!在这五大要素的主体上,若受询人没有本质上的供述偏差,便不能贸然断定受询人存在串供和瞒报撒谎的嫌疑。”
徐安缓缓道“目击者前后两份口供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