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卖,支持家里日常开销。
大女儿13岁,能够阅读希伯来语和意大利语书籍,是学校中留到最后几名学生之一。
二儿子10岁,是他率先发现了路边晕厥的安娜,并大喊“这里有一只将死的女巫”。
小女儿5岁,面容清新秀丽,聪明可爱。
从威尼斯一路走来,科赫巴老师艰难推着一辆吱呀作响的小独轮车。
车上,装满各种各样书籍。
一家人,只随身携带了少量生活用品。
看到科赫巴老师的破旧独轮车后,安娜表示,可以使用自己的篷车装载行李。
安娜的驴车是带支脚的双轮车,车轴保养及时,运转顺滑,车轮也被工匠调整得十分圆润,是良好的交通工具。
尽管年迈驴子死去了,篷车不用,绝对是浪费。
科赫巴一家动手拆掉了安娜的车篷和车帮,只留一个空的平板架子。
减重后,能一个人拉动,承载能力比独轮车大增。
原先许多背着的行李都可以放在车上,科赫巴老师一家轻松前进。
安娜徒步随一家人同行。
走不出几百米,安娜便疲惫得无法走路,忍不住蹲在路边呕吐。
为了不影响科赫巴老师一家人的迁徙,安娜挥手示意他们离开自己,继续行程。
等安娜呕吐结束后,科赫巴老师执意要搀扶她躺在车上,拉着她同行。
安娜吃惊,表示,
“我是吉普赛人,不是犹太人——许多犹太人十分排外,因宗教信仰不愿意与非犹太教徒同路。”
科赫巴老师诚恳讲,
“自从公元135年,因起义被罗马统治者哈德良驱逐出迦南(现巴勒斯坦地区)后,犹太人先后遭不同国家驱逐迫害,流离失所,逐渐丢失了母语。”
“现在,绝大多数犹太人都不认识希伯莱文了,更无法用希伯莱语交流。
你是能够读写希伯来文的吉普赛人,这更值得尊敬。”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