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到墙上?写在纸上不也一样吗?”
这老和尚听到这有些犹豫,不过还是笑笑:“公子,写在纸上终究会湮灭,刻在墙上可能会流传的时间长一些。”
两个人一边问一边走,从后院走到了正门,抬头见便是香山寺的影背。看着影背上的这首诗,洛浩川心中一动。
在石室当中,眼前这首《香山随笔》也出现过,而且字体最大,独占一面。
如果秘密真的在这些诗词里面,那这首《香山随笔》肯定最有可能。
“敢问大师,为何要将这首诗词刻在影背上?这首诗词好像并不是佛诗?”
“公子所言极是。只不过香山寺从建造那天开始,影背上刻的便是这首诗。虽然几经修复,这首诗还是没有换过。”
“大师在香山寺修行数年,不知道对这首诗有何感悟?”
老和尚抬头看了看:“这首诗虽然不是佛诗,但里面也蕴含佛理。”
“还请大师指教。”
“这首诗名为《香山随笔》,不过是白居易晚年的悠闲生活。里面出现的景物,这是白居易在洛阳任上一点一滴修建起来。白居易虽是以诗词闻名天下,但在洛阳任上也做了不少实事,里面的朱樱阁,香山寺,白园,包括书院渡口,都是他主持修建。”
说到这,老和尚指着对岸的石窟:“就连荒废了几十年的龙门石窟也是由他主持他重新开凿,摩崖三佛龛便是他任上开凿的。佛曰红尘俗事不可碰。白居易便是在晚年与自己做过的这些功绩一一告别,等到去世那天,便是回归极乐世界。”
洛浩川听完,只得点点头。这和尚可能是天底下口才最好的一类人了,一张白纸他都能给你说出花来。
人家白居易也就是随便写写自己晚年身边的景物,竟然被他说出了佛理。怪不得很多人被和尚一劝立刻就剃度修行。和尚这张嘴可不得了啊,抵得上百万雄兵。
洛浩川双手合十,随即告辞。
回到屋里,洛浩川又把《洛阳地志》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