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捕捉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不过又是老生常谈的嫌贫爱富罢了。
但她并未因此责备庄母,因为她理解作为一个母亲,总想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最好的未来,这是人之常情,无可指责。
对照庄母所描述的婚配对象家境,自家确实相形见绌,庄母的看轻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婚姻自古以来讲究门当户对,两家若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又怎能指望他们能够结为秦晋之好呢?
姜美君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她一向喜欢追根究底,不弄个明白誓不罢休。
“请问,关于那三书六礼的程序,是否都已经完备了呢?”
姜美君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尽管她自己对于这些传统礼俗了解不多,但为了儿子的幸福,她硬是逼着自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经过一番刻苦学习,她才发现提亲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它包含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个步骤,每一步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完成了这六礼,男女双方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夫妻。
姜美君此问,目的不言而喻,她试图探知罗衫与那位所谓的“金龟婿”之间的进展,如果事情真如庄母所说已成定局,那么也只能劝说儿子早日放下这份感情。
却不承想,这一问还真让庄母为难起来。
原来,至今为止她自己都没有亲自见过媒婆口中那位“完美人选”,所有的信息都只是来源于媒婆的口述,那人的形象在她心中完全基于媒婆的描绘。
若非媒婆的描述生动诱人,充满了诱惑力,她恐怕也不会轻易心动。
虽然那人至今尚未谋面,但在庄母的心里,她坚信媒婆不至于欺骗自己,因为那样做除了损害媒婆自身的信誉,对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姜美君的双眼如同深邃的湖泊,闪烁着洞悉世情的光芒,她细细品味着罗妈妈的每一句话,心中暗自盘算。
或许,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真有一位与罗衫有着微妙联系的人物存在,但那人与罗衫之间是否真的如罗妈